主题:拜占庭帝国

東羅馬帝國
Imperium Romanum
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

展示拜占庭帝国疆域变化的动态图片

東羅馬帝國羅馬帝國於公元286年實行東西分治後,於原帝國東部(相對於西部的西羅馬帝國)分離出的政權;其被當時的西歐世界視為有別於古羅馬的新政權,故其滅亡後西歐學界普遍稱之為拜占庭帝国。然而其國祚一千餘年期間仍自稱罗马帝国拉丁語Imperium Romanum希臘語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中古希臘語Βασιλεία Ῥωμαίων 转写:Basileía Rhōmaíōn)、公民皆自認為罗马人(中古希臘語Ῥωμαῖοι 转写:Rhōmaîoi),而非“拜占庭人”或“希臘人”。帝國位于欧洲东南部,领土曾包括三大洲的亚洲西部非洲北部,是古典時代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時期稱其為lǐn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東羅馬帝國雖然文化上有變化,但名義上就是原羅馬帝國存續下來的政權。主流观点之一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开始的标志。另一主流观点认为,395年最后一位统治整个罗马帝国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的去世,标志东罗马帝国的开始。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分治)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阅读全文……

特色条目

阿拉伯-拜占庭战争是公元7世纪到11世纪发生在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之间的一系列战争。战争从穆斯林阿拉伯人的扩张开始,经过四大哈里发倭马亚王朝等时期,到11世纪中期结束。公元7世纪三十年代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今沙特阿拉伯)开始的急速扩张使得拜占庭很快损失了南部的一些省份(埃及、叙利亚)。在之后的五十年里,倭马亚哈里发多次袭击小亚细亚,两次威胁到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占领了阿非利加地区(今突尼斯一带)。公元718年,在第二次君士坦丁堡之围中战败后,阿拉伯人的攻势没能延续下去。阿拔斯王朝时期多次交换停火协议的情况下,双方关系趋于缓和,但冲突仍然存在。在阿拔斯和地方统治者的支持下,几乎每年都有军事袭击。这种僵持的状况持续到公元10世纪。战争的最初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总是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为避免与穆斯林在空旷的地带发生正面冲突,拜占庭帝国更愿意撤退到防守坚固的要塞当中去。在约740年后,拜占庭帝国才开始打反击,但阿拔斯王朝能利用对小亚细亚巨大而有毁灭性的入侵来实施报复。随着公元861年后阿拔斯王朝的衰落,拜占庭马其顿王朝时的国力有所强大,战势逐渐逆转。在公元920年到976年这大约五十年间,拜占庭帝国终于打破了穆斯林的防守,重新夺回了北叙利亚与大亚美尼亚地区。战争的最后一个世纪主要是拜占庭帝国与法蒂玛王朝在叙利亚边境上的战事,但边境线却一直没有太大变化,直到1060年后塞尔柱突厥人的到来。穆斯林在这场战争中开始使用海军。从公元650年开始,地中海便成为战场。地中海里的岛屿和海岸边的港口等聚落时常有军事冲突发生。穆斯林在9世纪末10世纪初占领了克里特岛、马耳他岛和西西里岛之后,取得了地中海的制高点,使得他们的舰船可以轻易地到达法国、克罗地亚等地的海岸,甚至能到达君士坦丁堡周围。

建議 • 更多...

相关人物

大衛·梅加斯·科穆寧特拉比松帝國最後一任皇帝(1459年4月22日-1461年8月15日在位)。他是阿歷克塞四世和狄奥多拉·坎塔庫澤努斯的第三個兒子。

大衛在其長兄約翰四世逝世後,於1459年4月22日之前的某个时候就任特拉布松帝國的皇帝。儘管約翰四世生前另立他的侄子阿歷克塞為其繼承人,可是阿歷克塞在約翰四世逝世時也只有四歲;根據雷尼卡斯·卡爾科康第拉斯的說法,由于得到执政官的支持,大衛将阿歷克塞丢在一边,自立为帝。

1461年,鄂圖曼帝國穆罕默德二世进军特拉布宗。他的艦隊在7月初登陆此地,擊敗了大衛率領的军队并搶奪附近的郊区,圍攻了特拉布松約一個月。在蘇丹到達特拉布松前,鄂圖曼帝國的指揮官韋利·馬哈茂德帕夏在穆罕默德二世离开的时候與大衛展开了谈判,首席内府使臣喬治·阿米羅特斯建议大衛投降。大衛得以被说服投降,可以保有家庭和錢財,并被保证在色雷斯享有优渥的退休生活。

8月15日,大衛在正式投降,特拉布松帝國宣告覆亡。大衛的投降標置着特拉布松帝國和拜占庭傳統的終結。他与家人被俘并被带到鄂图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並於1463年和他的兒子們以及侄子被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處決。

2013年7月,大衛與他的三個兒子以及他的侄子阿歷克塞被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冊封為聖人,并将其被处死的日期11月1日设为瞻礼日

建議 • 更多...

主题

相关专题

刷新服务器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