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二十四節氣之一

日期和時間(协调世界时 UTC+0)
開始結束
辛巳2001-03-05 12:322001-03-20 13:30
壬午2002-03-05 18:272002-03-20 19:16
癸未2003-03-06 00:042003-03-21 00:59
甲申2004-03-05 05:552004-03-20 06:48
乙酉2005-03-05 11:452005-03-20 12:33
丙戌2006-03-05 17:282006-03-20 18:25
丁亥2007-03-05 23:182007-03-21 00:07
戊子2008-03-05 04:582008-03-20 05:48
己丑2009-03-05 10:472009-03-20 11:43
庚寅2010-03-05 16:462010-03-20 17:32
辛卯2011-03-05 22:292011-03-20 23:20
壬辰2012-03-05 04:212012-03-20 05:14
癸巳2013-03-05 10:142013-03-20 11:01
甲午2014-03-05 16:022014-03-20 16:57
乙未2015-03-05 21:552015-03-20 22:45
丙申2016-03-05 03:432016-03-20 04:30
丁酉2017-03-05 09:322017-03-20 10:28
戊戌2018-03-05 15:282018-03-20 16:15
己亥2019-03-05 21:092019-03-20 21:58
庚子2020-03-05 02:562020-03-20 03:49
辛丑2021-03-05 08:532021-03-20 09:37
壬寅2022-03-05 14:432022-03-20 15:33
癸卯2023-03-05 20:362023-03-20 21:24
甲辰2024-03-05 02:232024-03-20 03:06

數據來源:噴氣推進實驗室線上曆書系統

zhé,是中国传统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指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斗指,在公曆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

動物昆蟲自入冬以來即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这时天气转暖,大地春雷,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方式驚醒蟄居動物的冬眠[1]。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名称编辑

节气在历史上原本被称为「啟蟄」,本意為蟄蟲開始活動。《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在现在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啟蟄」这个名称。

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當時發音不同但略近的「驚」字。但因為意思從「開始」變成了「驚醒」,時序略有不合,因此孟春正月的驚蟄与仲春二月節的「雨水」的順序也被置换。同樣的,「穀雨」与「清明」的順次也被置换。

  • 漢初以前 立春 ⇒ 啟蟄 ⇒ 雨水 ⇒ 春分 ⇒ 穀雨 ⇒ 清明
  • 漢景帝代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穀雨

唐朝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或久習舊例,大衍曆仍使用了「驚蟄」一詞,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歷代的具注曆中使用「驚蟄」。後來,日本也採用了大衍曆宣明曆。「啟蟄」的名稱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貞享改曆的時候。

时间编辑

可利用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来计算每年太阳到达视黄经345°即惊蛰点位置时的精确时间(精确到秒),而不用查万年历,因为万年历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交节时间很可能不準确。

物候编辑

  • 桃始華:,果名,花色紅,是月始開。
  • 倉庚鳴:庚,亦作鶊,黃鸝也。《》所謂「有鳴倉庚」是也。
    • 《章龜經》曰:「倉,清也;庚,新也。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 《詩》曰「黃鳥」,齊人謂之「搏黍」,又謂之「黃袍」,僧家謂之「金衣公子」,其色黧黑而黃,又名鵹黃,諺曰:「黃栗留黃鶯」,鶯兒皆一種也。
  • 鷹化為鳩:,鷙鳥也,鷂鸇之屬;鳩,即今之布穀
    • 《章龜經》曰:「仲春之時,林木茂盛,又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鳩。」
    • 王制》曰:「鳩化為鷹,秋時也。」此言鷹化為鳩,春時也。以生育肅殺氣盛,故鷙鳥感之而變耳。
    • 孔氏曰:「化者,反歸舊形之謂。」故鷹化為鳩,鳩復化為鷹,如田鼠化為鴽,則鴽又化為田鼠。
    • 若「腐草為螢」,「雉為蜃」,「爵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複本形者也。
桃始華

民間習俗编辑

注釋编辑

  1.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參考資料编辑

  • 《七十二候考》,·曹仁虎著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吳澄著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