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 (官名)

游击,是中国古代武官軍階遊擊將軍的簡稱,唐朝時為從五品下階武散官,屬於最初階的將軍稱號,遊擊將軍以下則為諸校尉武官。明代衛所制及清代綠營兵制,屬統領軍隊的高階司令軍官。再上一級即為參將,次一級即為佐擊將軍。明代遊擊與佐擊同樣可掌兵三千。

組織級別编辑

明清兵制員額皆有異動,若以清綠營為例,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其中,游擊就在總兵(主管四至五營;約800至3000兵員)轄下基層武官。與參將都司守備等武官一同統轄六百至兩百的營兵力。其轄下則統馭統領(兵力從十數名到百名)兵制單位的千總把總

清末,慈禧太后主持軍隊改革;並委袁世凱訓練新式陸軍,而袁世凱主導之《新式陸軍章程》內,上述武官銜取消不再稱呼。

明清武官軍階列表编辑

明朝與清朝武職官銜、品秩、比敘官階,及統轄列表[1]

層級官銜品秩員額比敘官階統轄備註
1总督從一品清朝設9名總督
另設河道、漕运總督
上將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
2提督(省/標)從一品清朝設陸路12名
水師3名
中將一至兩省军事職能分陸路與水師
3總兵(鎮)正二品清朝總兵定員83名,
陸路總兵約70名
水路總兵為13名
少將四至五營;約800至3000兵員職能分陸路及水路,
又分左翼及右翼
4副將(協)从二品上校一协(约几千人)又称为协镇/副总兵
可任督标中军
5參將(營)正三品中校六百至兩百的營兵力可任抚标中军
6游擊从三品少校六百至兩百的營兵力
7都司正四品上尉六百至兩百的營兵力也稱協標都司
8守備(地方)正五品中尉六百至兩百的營兵力
9千總(駐點)少尉(兵力從十數名到百名)設有“外委千總”
10把總士官汛(兵力從十數名到百名)設有“外委把總”

臺灣编辑

臺灣民間對綠營旗下的武官,普遍敬稱「總爺(臺灣話tsóng-iâ)」,若須因官職細分,游擊、都司被敬稱「大老爺(tuā-lāu-iâ)」。[2]:264

參見编辑

參考编辑

  1. ^ 荷蘭城堡遺址碑文:「把總」今之排長?. 澎湖時報. 2007-12-06 [201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9) (中文). 
  2. ^ 劉澤民; 臺灣古文書學會 (编). 《契文解字:解碼臺灣古文書》. 台北市: 玉山社. 2020. ISBN 978986294257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