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郡

(重定向自東海國

東海郡,一名郯郡東晦郡,中國古名。

東海郡
別名:郯郡、東晦郡、沂平郡
 • 行政中心郯縣
朐山縣
歷史 
• 成立
秦代
• 废除
758年
地望:山東臨沂
江蘇連雲港徐州一帶

秦代始置,郡治在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西漢時其轄境在今山東省臨沂市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天长市一帶,屬徐州刺史部東漢、三國東海國西晉復置郡。南北朝時為雙方爭奪之地。東魏海州。隋初廢,大業中復置郡,治朐山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海州為東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海州。

建置沿革编辑

秦代编辑

東海郡在秦代又稱郯郡[1],始置年代已不可考。秦始皇楚國後,於楚國東部之地置陳郡薛郡[2]。《元和郡縣志》謂秦時分薛郡置郯郡[3]治所在郯縣[4]。劉師培認為:“疑在秦名郯,楚名東海,高祖初年名郯,又改名東海。”[5]

根據出土的秦代封泥有東晦□馬字樣,研究者認為秦代東海郡的正式名稱應為東晦郡[6]。“晦,暝也”[7],東晦與東海意義相同[8]

秦代東海郡領縣
縣名縣治所在地始置年代備註
郯縣山東省郯城縣郯國故城遺址
堂邑縣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区戰國
游陽縣今江蘇省連雲港市淮安市一帶
建陵縣[9]今江蘇省新沂市一帶,原属沭阳
蘭陵縣山東省蘭陵縣西南蘭陵鎮戰國
海陵縣江蘇省泰州市一帶戰國楚置海陽縣,秦改名。
東陽縣安徽省天长市西北[10],(一说今江蘇省盱眙縣東陽鄉漢初廢縣,並於此地置東陽郡,漢武帝執政時期又更名為廣陵郡。
下邳縣江蘇省邳州市一帶
播旌縣
贅其縣江蘇省盱眙縣西南
繒縣山東省棗莊市東北蘭陵縣一帶
盱眙縣江蘇省盱眙縣東北戰國
淮陰縣江蘇省淮安市一帶
廣陵縣江蘇省揚州市蜀崗古城
凌縣江蘇省泗洪縣一帶
襄賁縣山東省蘭陵縣東南一帶
朐縣江蘇省連雲港市市區西南一帶

西漢编辑

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徙齊王韓信為楚王,以東海郡、會稽郡泗水郡薛郡陳郡楚國。次年,廢楚王韓信,分其地為二國:立劉交為楚王,以彭城郡、東海郡、薛郡置楚國;立劉賈為荊王,以東陽郡、鄣郡、會稽郡置荊國。景帝三年(前154年),削楚國東海郡為漢郡,又削趙國、膠西等國,引發了七國之亂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東海郡南部數縣置泗水國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東海郡治郯縣,屬徐州刺史部,領二十縣、十八侯國。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臨沂市大部、江蘇省連雲港市全境,以及徐州市東部一帶。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東海郡有358414戶,1559357人。

又《漢書》王子侯表載東海郡有辟土、東平、運平、文成、翟彭、東淮、淯、參、沂陵、江陽、藉陽、就鄉等侯國,地望無考。[11]

西漢末年東海郡領縣
縣名縣治所在地始置年代王莽改名備註
郯縣山東省郯城縣郯國故城遺址郯國
蘭陵縣今該縣蘭陵鎮西南[12]戰國蘭東荀子任縣令之地
襄賁縣山東省蘭陵縣一帶章信曾析置鳣侯國
下邳縣江蘇省邳州市一帶閏儉有鐵官。
良成侯國江蘇省邳州市一帶承翰魯安王子侯國
平曲縣江蘇省連雲港市境內平端
戚縣山東省微山縣,一說在今臨沂市境內
朐縣江蘇省連雲港市市區秦代有鐵官。
開陽縣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北沂河西厭虜故鄅國。原名啓陽,避漢景帝諱改開陽。
費縣山東省費縣縣城西北順從都尉治所。故魯國季氏邑。
利成縣[13]山東省臨沭縣蛟龍鎮前、後利城村流泉
海西縣[14]江蘇省灌南縣一帶東海亭
蘭祺侯國[15]無考溥睦魯安王子侯國
繒縣山東省蘭陵縣一帶繒治繒國
南成侯國[16]山東省費縣一帶城陽共王子侯國
山鄉侯國無考,约在枣庄市东北魯孝王子侯國
建鄉侯國無考魯頃王子侯國
即丘縣山東省臨沂市境內就信
祝其縣[17]江蘇省贛榆縣班莊鎮古城村猶亭有羽山。
臨沂縣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北
厚丘縣江蘇省沭陽縣一帶祝其亭元始三年,分厚丘縣中鄉置義陽侯國
容丘侯國江蘇省邳州市一帶魯安王子侯國
東安侯國江蘇省東海縣西北業亭魯孝王子侯國
合鄉縣約在山東省滕州市山亭区一帶合聚
承縣[18]山東省棗莊市一帶承治
建陽侯國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区沙沟镇南常村一帶建力魯孝王子侯國
曲陽縣江蘇省沭陽縣一帶從羊
司吾縣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一帶息吾
于鄉侯國無考泗水勤王子侯國
平曲侯國無考端平廣陵厲王侯國
都陽侯國無考城陽戴王子侯國
陰平侯國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楚孝王子侯國
郚鄉侯國無考徐亭魯頃王子侯國
武陽侯國山東省郯城縣一帶,詳址無考弘亭史丹封國。
新陽侯國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北安阳村北附近博聚魯頃王子侯國
建陵侯國今江蘇省新沂市一帶,一說在今棗莊市付亭魯孝王子侯國
昌慮侯國山東省滕州市羊庄镇土城村慮聚魯孝王子侯國
都平侯國無考城陽荒王子侯國

新莽、東漢编辑

王莽改東海郡為沂平郡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封皇子劉陽為東海公,十七年進爵為王,東海遂為王國。建武十九年(43年),立東海王劉陽為皇太子,改名劉莊,並改封原皇太子劉彊為東海王。二十八年(52年),徙魯王劉興為北海王,東海王劉彊兼食魯郡,東海國的都城由郯縣遷往魯郡魯縣[19]。東海王劉彊遷都魯郡後,多次上書要求將東海郡歸還朝廷。明帝永平中,劉彊薨,其子劉政繼立,東海郡收歸朝廷,改魯郡為魯國。劉政雖以魯國為封國,但王號不改,仍為東海王。永平十五年(72年),析東海郡之下邳、曲陽、司吾、良成四縣與臨淮郡數縣置下邳國。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東海郡領十三縣:郯、蘭陵、戚、朐、襄賁、昌慮、承、陰平利城、合鄉、祝其、厚丘、贛榆。郯縣為東海郡治、徐州州治。

獻帝建安三年(198年),析東海郡、琅邪郡北海郡之地置昌慮郡利城郡。十一年,昌慮郡併入東海郡。建安十七年(212年),封皇子劉敦為東海王,復置東海國。此時魯國劉羨仍為東海王,出現了兩個東海王並存的局面,直至曹魏代漢。

魏晉南北朝编辑

時省東海郡贛榆縣。太和六年(232年),封文帝曹霖為東海王,置東海國。復置東海郡。太康元年(280年)復置贛榆縣。此時東海郡領郯、祝其、朐、襄賁、利城、贛榆、厚丘、蘭陵、承、昌慮、合鄉、戚,共十二縣。有11100戶。元康元年(291年),分東海置蘭陵郡永嘉以後,東海郡沒於後趙晉安帝時收復淮北,復置東海。

南朝宋明帝泰始中,青、徐二州為北魏攻佔,於贛榆縣僑置青州。泰始七年(471),置東海縣。又析贛榆縣置鬱縣,立西海郡,屬青州。劉宋末年,東海郡領襄賁、贛榆二縣,全郡有2411戶,13941人。又於今江蘇鎮江一帶置南東海郡,領郯、祝其、襄賁、利成、西隰、丹徒、武進等縣,屬南徐州。南齊建元初,於今江蘇省漣水縣一帶置北東海郡,領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等縣,屬冀州(僑置)。

東魏武定七年(549年),得青州北海郡(僑置)之地,置東海郡,領贛榆、安流、廣饒(梁僑置)、下密(梁僑置)四縣,有1242戶,5904人,屬海州。武定八年,置郯郡,治郯縣,領郯、臨沂、建陵、歸昌四縣,屬東徐州。北周改置朐山郡

隋唐编辑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天下諸郡。大業三年(607年)改海州為東海郡,治朐山縣,領朐山、東海、漣水、沭陽、懷仁五縣。武德四年(621年),廢東海郡,置海州,領朐山、龍沮、新樂、曲陽、沭陽、厚丘、利城、懷仁等縣。天寶元年(742年),仍以海州為東海郡,領朐山、東海、沭陽、懷仁四縣,有28549戶,184009人。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海州。

太守编辑

東海太守编辑

東海相编辑

  • 鮑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東漢建武十五年(39年)至十六年任東海相。[29]
  • 郭竟,真定人。光武帝時在任。[30]
  • 宗均,字叔庠,南陽安衆人。永平元年(58年)至五年(62年)在任。[31]
  • 杜喬,字叔榮,河內林慮人。順帝時在任。
  • 桓□,南陽人,永壽元年(155年)在任。[32]
  • 黃浮,汝南人,桓帝延熹中在任。[33]
  • 劉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延熹末在任。[34]
  • 韋著,字休明,京兆杜陵人。靈帝時在任。[35]
  • 滿□,山陽人。熹平元年(172年)在任。[32]
  • 刁韙,字子榮,彭城人。東漢末在任。
  • 趙咨,字文楚,東郡人。靈帝時在任。
  • 江沛,字周南,河內修武人。靈帝時在任。[36]
  • 鄐熙,東漢末在任。[37]
  • 汲廉,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在任。
  • 徐璆,字孟平,廣陵人。獻帝時在任。
  • 任恭,年代無考。[38]
  • 宥吾民,年代無考。[39]
  • 薛衍,年代無考。[40]
  • 青陽愔,年代無考。[41]

编辑

  • 昌豨,首任兼末任昌慮郡太守,建安三年臘月(199年初)至十一年(206年)八月在任,死後該郡併入東海郡。[42][43]

人物编辑

  • 王臧,東海蘭陵人。從申公習《》,武帝時為郎中令,後下獄自殺。[23]
  • 繆生,東海蘭陵人。從申公習《詩》,官至長沙內史。[23]
  • 褚大,東海蘭陵人。從齊人胡母生習《公羊傳》。官至梁相。[23]
  • 孟□,人稱孟卿,東海蘭陵人。從嬴公習《春秋》,治《儀禮》、《春秋》。[23]
  • 孟喜,字長卿,孟卿之子,從田王孫習《易》,為丞相掾。[23]
  • 后蒼,字近君,東海郯人。師從夏侯始昌、孟卿,治《詩》、《禮》,傳《后氏禮》。[23]
  • 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師從孟卿,傳《疏氏春秋》,官至太子太傅[44]
  • 于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漢宣帝時丞相。[44]
  • 東海孝婦西漢東海郡人,侍奉婆婆十多年,被誣處死。于定國為其平反。[44]
  • 白光,字少子,儒生。師從孟喜,為經學博士。[23]
  • 嚴延年,字次卿,東海下邳人。漢宣帝時為河南太守。[45]
  • 嚴彭祖,字公子,東海下邳人。師從眭孟,習《公羊傳》,立“春秋嚴氏學”,官至河南太守。[23]
  • 翼奉,字少君,東海下邳人。師從后蒼,治《齊詩》。漢元帝時為諫大夫。[46]
  • 蕭望之,字長倩,東海蘭陵人。師從后蒼。漢宣帝時御史大夫、前將軍。[47]
  • 匡衡,字穉圭,東海承人。師從后蒼。漢元帝時丞相。[48]
  • 殷嘉,師從京房習易學。[23]
  • 發福,師從栗豐習《韓詩》。[23]
  • 薛宣,字贛君,東海郯人。漢成帝時為御史大夫、丞相。[49]
  • 申咸,漢哀帝時給事中。[49]
  • 毋將隆,字君房,東海蘭陵人,漢哀帝時為京兆尹。[50]
  • 毋將永,東海蘭陵人。儒生,從沛人高相習《易經》。[23]
  • 王朗,字景興,東海郯人。三國魏司徒
  • 王肅,字子雍,王朗子。三國魏經學家,編有《孔子家語》。
  • 糜竺,字子仲,東海朐人。三國蜀漢將領。
  • 何承天,東海郯人。劉宋時數學家,改定《元嘉曆》。官至衡陽內史、著作郎。
  • 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南朝梁、陳之際文學家。

参见编辑

註釋及徵引文獻编辑

  1. ^ 《漢書》地理志郯縣下應劭注:“秦郯郡。”《水經注》沂水:“秦始皇以為郯郡。漢高帝二年更從今名。”
  2. ^ 《水經注》泗水謂秦始皇二十三年置薛郡。
  3. ^ 《元和郡縣志》:“秦置三十六郡,以魯為薛郡,後分薛郡為郯郡。漢改郯郡為東海郡。”
  4. ^ 《史記》陳涉世家:“陳王初立時,陵人秦嘉、銍人董紲、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將兵圍東海守慶於郯。”
  5. ^ 《秦四十郡考》,收於《左盦集》
  6. ^ 《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页93,傅嘉仪,2002,杭州:西泠印社
  7. ^ 《淮南子》高誘注
  8. ^ 《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
  9. ^ (明)郑复亨修、裴天祐校,《隆庆海州志》.
  10. ^ 存档副本. [2015-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1. ^ 王先謙《漢書補注》地理志上三
  12. ^ 人民網:《煌煌圣地 悠悠兰陵》. [201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9). 
  13. ^ 利成,東漢、魏晉作利城
  14. ^ 海西,今本《漢書》誤作海曲。《後漢書》郡國志:“海西,故屬東海。”
  15. ^ 蘭祺,《漢書》王子侯表作蘭旗
  16. ^ 南成,一作南城
  17. ^ 祝其,《魯相謁孔廟殘碑》作況基,見《隸釋》卷十七。
  18. ^ 承縣,一作氶縣。徐松《漢書地理志集釋》:“氶縣以氶水得名,作承者誤。”楊樹達曰:“周泰明《再續封泥考略》卷二有承丞之印,則承字不誤。”
  19. ^ 《後漢書》東海恭王彊傳
  20. ^ 《史記》陳涉世家
  21. ^ 《漢書》張馮汲鄭傳
  22. ^ 《漢書》惠帝功臣侯表
  23. ^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漢書》儒林傳
  24. ^ 《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25. ^ 《漢書》韋賢傳
  26. ^ 《漢書》馮奉世傳
  27. ^ 《漢書》霍光金日磾傳
  28. ^ 《唐刺史考全编》
  29. ^ 《後漢書》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
  30. ^ 《後漢書》皇后紀上
  31. ^ 《論衡》程材。宗均,《後漢書》本傳作宋均。
  32. ^ 32.0 32.1 《隸釋》東海廟碑
  33. ^ 《後漢書》陳蕃王允列傳
  34. ^ 《隸釋》漢太尉劉寬碑、《後漢書》卓魯魏劉列傳
  35. ^ 《後漢書》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風俗通義》十反
  36. ^ 《隸續》劉寬門生題名碑
  37. ^ 容齋隨筆》五筆引《風俗通義》
  38. ^ 《碑錄》
  39. ^ 《氏族典》卷五百七十七引《袁宏集》
  40. ^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41. ^ 《通志》氏族略
  42. ^ 《三國志·魏武帝紀》:(建安三年)(呂)布敗,獲(臧)霸等,公厚納待,遂割青、徐二州附於海以委焉,分瑯邪、東海、北海為城陽、利城、昌慮郡。 【《魏志十八·臧霸傳》:《臧霸傳》載『霸為琅邪相,(吳)敦利城、(尹)禮東莞、(孫)觀北海、(孫)康城陽太守』】……(建安十一年八月)割東海之襄賁、郯、戚以益瑯邪,省昌慮郡
  43. ^ 【《後漢書·郡國志三·徐州》東海郡〖昌虑縣〗有蓝乡。】【《晉書·地理志下·徐州》東海郡漢置。統縣十二,戶一萬一千一百。……朐、襄賁、利城、贛榆、厚丘、蘭陵、昌慮、合鄉、戚】
  44. ^ 44.0 44.1 44.2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
  45. ^ 《漢書》酷吏傳
  46. ^ 《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47. ^ 《漢書》蕭望之傳
  48. ^ 《漢書》匡張孔馬傳
  49. ^ 49.0 49.1 《漢書》薛宣朱博傳
  50. ^ 《漢書》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

延伸阅读编辑

漢書/卷095》,出自班固漢書

參考書目编辑

  1.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2.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3.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5. 南齊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6. 魏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7.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8.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9. 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10. 嚴耕望,1947,《兩漢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務印書館
  11.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2.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13. 水經注》,1990,陳橋驛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5.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6.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載于《文史》2006年第1期